您好,欢迎您访问兴培医院管理中心

微信
手机版

北京将全面取消各行业监管部门对招标文件审核

2021-12-28 作者 : 浏览量 : 249 次

来源 /新京报

  北京市发展改革委法规处处长李冠新22日表示,北京将全面取消各行业监管部门对招标文件审核;清理招标人在招标投标活动中设置的注册资本金、设立分支机构、特定行政区域、行业奖项等不合理招标要求。

  12月22日,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市财政局、市发改委联合召开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专场新闻发布会,对优化营商环境5.0版改革相关政策进行解读。

       微信图片_20211228094739.jpg

       北京市三部门联合召开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专场新闻发布会。北京市市场监管局供图

  近年来,北京市发改委会同有关行政监督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招投标领域优化营商环境改革的政策举措。

  李冠新介绍,2021年11月底,本年度共12661个工程建设招投标项目依托本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体系实现了电子化交易,涉及交易金额共10782.56亿元;网上签订合同时间由原有的28天缩短至10日内;工程支付时间相比电子化前减少23天,7天内即完成工程款网上支付;全流程网上办理投标担保及履约担保,2021年1-11月底共开具电子保函2771单,涉及保证金金额3.88亿元。

  结合5.0版改革举措,北京将持续强化存量政策清理长效机制。市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建立了政策文件3年定期清理和动态更新公开工作机制,对不利于优化营商环境、与上位法冲突等做法和规定、不合理限制和壁垒等内容进行清理,及时开展立、改、废相关工作。自2016年、2019年、2021年三次组织开展存量招投标政策文件专项清理,共废止了24件、修订了3个文件,形成《北京市现行招标投标法规、规章和行政规范性文件目录》,在北京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平台公开。明确未纳入目录的文件不得作为行政监管依据,此次清理共保留地方性法规1件、市政府规章1件、规范性文件76件。

  他表示,下一步北京将全面取消各行业监管部门对招标文件审核;清理招标人在招标投标活动中设置的注册资本金、设立分支机构、特定行政区域、行业奖项等不合理招标要求;畅通招标投标异议、投诉渠道,强化招标投标活动事中事后监管,营造良好的公共资源交易环境氛围。同时,推进招投标市场主体信用机制建设。探索建立信用信息管理、公开、共享、运用制度,利用信息化手段汇集市场主体违法违规信息,实现各类信用信息在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共享共用,分类建设信用修复机制,依法依规开展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

  在打造公共资源交易智能化服务方面,北京市已逐步实现交易服务从电子化向数字化服务转型,将进一步深化统一赋码、统一身份认证、统一信息发布、统一专家管理、统一项目立项信息共享、统一机构基础信息共享、统一担保金融服务等业务协同服务,推动交易信息体系互融互通。

  同时,创新打造市场主体数字空间,推动由传统的“现场服务”向“线上场景化服务”模式转变。加快整合组建北京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完善公共资源交易服务机制,依法规范服务行为,推动交易服务标准化;创新监管体制,保障公共资源交易公开透明,打造公共资源交易服务、监督、管理“一张网”。

  声明:文章由小编重新整理编排略有改动,编辑转载是出于传递知识之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